(黄菲青 朱亚峰 姜新正)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广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是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展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近年来的建设成就。

 

专业定位明确

本专业2006年开办,2014年列入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17年所在学科电气工程入列省重点培育学科,2019年入列学校一流专业并入选广东省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园区,2021年作为支撑学科专业协助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本专业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制造企业和电力行业,聚焦电力系统应用环节,培养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理论、专业素养、工程应用能力,从事电气工程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带头人引领作用显著。电气工程学科带头人、电气工及其自动化专业带头人孟遂民教授在电气工程领域30余年,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输电线路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突出行业需求多层次培养高质量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获一等奖,《主动适应行业需求的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教材体系研究与建设》获三等奖;主编的《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批),《微气象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综合预警技术及应用 》《深度模拟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类)先进个人。

引育结合团队建设成效明显。设置专项基金引进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和科研项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资助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提高学科竞赛成果在教师年度考核中的比重。本专业高级职称人数占比61%,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校级教学名师3名、校级教学团队3个,陈吹信等南粤优秀教师4名,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近3年,承担以“半实物仿真平台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5项。

 


专业综合改革有力

基于工作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到41%。依托广东省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中兴通信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学院。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实习实训教学基地9家、众创空间1个、校企工作室8间,学生到基地、众创空间和工作室教学实践,校企共同参与学生教学和考核评价。采用项目式教学,实行双导师模式,企业专家驻校讲授实际工程案例。2019年《基于工作室平台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本专业成为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作业实验化、实验综合化”课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革命。更新教学内容,组织编印出版教材,打造 名师金课。因材施教,提出课堂教学重在理论思路、逻辑关系以及相互联系,使学生听得懂愿意学;精心选择课后综合类作业,结合实验完成;实验过程和实验分析补齐和加深相应理论,达到金课目标。出版教材14部,《电子控制技术》《智能家居》由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通过,《数字电子技术》成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中练,练中学—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为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ARM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实践条件建设”等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认可

 

在陈吹信、肖桂英等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近3年,获得以“投壶行觞”2021年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为代表的省级及以上奖励60多项,师生获得各级各类荣誉286项。

根据每年学工部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近3年,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就业去向主要是生产企业的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岗位和电力行业,其中南方电网近100人,有部分学生进入到事业单位和升学深造。本专业毕业生道德素养、敬业精神、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表现优秀,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抓好师资建设 打造一流专业  新华网   http://gd.news.cn/newscenter/2022-06/27/c_1128779741.htm)



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湖北宜昌换流站实践教学基地

在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三峡基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