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14点,本周广理大讲堂惠州校区人文学院专场讲座“文学创作与人生价值”在惠州校区1号教学楼211教室成功举办。
讲座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罗建云老师以广博的学识和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引领听众穿越时光的长廊,在文字构筑的精神家园中,探寻文学创作与人生价值的深层共鸣。讲座伊始,罗建云老师以“文学即人学”的深刻命题切入主题。他首先分享了“人生路上应懂的三个关键词”:感恩、感谢和感情。在抒解“感谢”主题时,罗老师提出了“人生三盏明灯”理论:母亲是生命之灯,照亮成长之路;老师是智慧之灯,指引求知方向;上司是事业之灯,助力专业发展。罗建云老师动情地说:“对这些生命贵人的真诚感谢,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在讲述过程中,罗建云老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三个关键词的深刻内涵娓娓道来。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生动解读与鉴赏,向同学们展现了读写之于人生的深远意义,进而引出了阅读和写作能够以文润心、以字载道的主题。
讲座现场(一)
当话题转向文学创作,罗建云老师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两个核心观点:用文字承载生命体验、在写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他强调:“真正的文学创作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将生命体验淬炼成文字的艺术,每个文字背后都应该跃动着鲜活的生命力。”现场听众被罗建云老师的讲述深深吸引,只见他们埋首记录精彩内容,或凝神静听品味其中深意。
讲座最后,罗建云老师以两句人生箴言作结:“将大梦想分解为小目标,成功就在点滴积累中;用积极心态拥抱生活,世界处处是阳光。”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罗建云老师妙语连珠,既有文学理论的深度,又饱含人生阅历的温度。尾声时分,全场自发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互动环节将讲座推向了高潮,对创作感兴趣的学生们与罗建云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面对学生关于创作瓶颈的困惑,罗建云老师给出了富有诗意的建议:“创作者应当学会做生活的观察者与倾听者,看似平凡的日常场景里藏着最生动的创作素材。”讲座结束后,仍有许多同学围在讲台前与罗建云老师展开交流,形成了春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讲座现场(二)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诸学子对文学创作的理解与认识,更为广大学子之后的文学之路点明了前行的方向。这不仅是一场文学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教师秦苏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南先教授、人文学院教师曹志超出席了讲座。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客座教授受聘仪式。陈南先教授代表人文与教育学院为罗建云老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罗建云先生到校以后,肖海副校长、惠州校区管委会彭文刚主任亲切接见了他并合影留念。
讲座现场(三)